纪念曹禺先生115周年诞辰 | 永远活在观众心中的剧作家
从《雷雨》撕开封建家庭压抑的帷幕,到《日出》都市丛林背后的荒诞,从命运的纠缠到灵魂的独白—他用戏剧记录时代的阵痛与觉醒,始终直面真实,既不回避苦难,亦不粉饰光明。
从《雷雨》撕开封建家庭压抑的帷幕,到《日出》都市丛林背后的荒诞,从命运的纠缠到灵魂的独白—他用戏剧记录时代的阵痛与觉醒,始终直面真实,既不回避苦难,亦不粉饰光明。
“五四”之前的女校演剧活动是剧史上隐伏的存在。彼时男校演剧颇为活跃,典型者如南开学校,以修身教育来接引戏剧诞育。此策略在女校中更为普遍。1906年吕碧城曾在《兴女学议》中谈及观剧之于女性的德育价值,而上海城东女学的言说,则从女性表演的本位彰显戏剧教育的意义。清
1910 年 9 月 24 日,一个注定要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日子,曹禺出生于天津的 “万公馆” 。彼时的天津,作为北方重要的商埠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沿阵地,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曹禺的家庭虽逐渐走向没落,但封建官僚家庭的底蕴仍在,为他提供了接触多元文